和记集团网站

铁路起重机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研究

铁路起重机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研究

一、系统设计背景与目标

铁路起重机作为轨道救援与施工的核心装备,其智能化改造需求源于以下背景:

  1. 传统系统缺陷:原有仪表显示工况参数存在数据记录不完整、无法追踪动态变化规律等问题。
  2. 功能升级需求:需实现集成化操作、智能监控、远程诊断及故障预警功能。
  3. 技术融合趋势:结合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,提升国产铁路起重机的自主创新能力。

二、系统架构设计

1. 硬件架构

  • 动态监控系统:采用德国PAT公司PDC系统,集成力矩限制器与多传感器(油压、角度、电流等),通过PDC-BUS总线实现信号一体化处理。
  • 电比例控制系统:应用HAWE公司PSM5型负荷传感多路阀,结合V30D变量柱塞泵,实现液压执行机构的精准流量控制。
  • 安全保护模块:配置防碰撞、防倾覆、超载保护等多重安全机制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柴油机参数(油压、水温、转速)并触发报警。

2. 软件架构

  • 数据采集与处理: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和分频校正技术,确保传感器信号同步采样精度,支持非线性补偿。
  • 故障诊断逻辑:基于工况参数动态分析,建立机械状态趋势模型,实现早期故障预警。
  • 人机交互界面:12英寸触摸屏集成工况显示、操作模式切换及维修调试功能,支持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。

三、关键技术实现

  1.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
    • 集成长度角度传感器、油压传感器、电流检测器等,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消除噪声干扰。
    • 实现吊臂姿态、载荷分布、支腿压力的实时监测,误差控制在±1%以内。
  2. 通信与数据管理
    • 采用CAN总线与RS485总线混合组网,支持远程故障诊断与数据上传。
    • 数据采集机具备断电续存功能,存储容量达10万条作业记录,满足黑匣子取证需求。
  3. 智能控制算法
    • 动态参数自适应调节:根据吊载重量自动调整起升速度,响应时间≤0.3秒。
    • 恒功率变量控制:当系统负载达到阈值时,自动切换至恒功率模式,提升能源利用率20%。
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
在乌鲁木齐铁路局霍尔果斯口岸项目中,智能化系统实现以下突破:

  • 作业效率提升:集装箱装卸效率达30箱/小时,较传统设备提高40%。
  • 安全性能强化:8绳防摇装置使吊具摇摆幅度≤50mm,事故率下降75%。
  • 远程运维支持:通过5G网络实现千里之外的故障诊断,平均维修时间缩短60%。

五、发展趋势与挑战

  1. 技术融合方向
    • AI深度集成:引入机器学习算法,优化吊装路径规划与负载预测。
    • 数字孪生应用:构建虚拟仿真系统,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  2. 现存技术瓶颈
    • 复杂工况下的多目标协同控制精度需进一步提升。
    • 极端环境(高温/高湿/粉尘)下传感器可靠性仍需验证。

结语

铁路起重机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,显著提升了救援效率与作业安全性。未来需在边缘计算、5G通信等领域持续突破,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自主化、网联化方向演进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和记集团网站

400-086-9590

139-0380-6159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kf#qzww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

添加专属客服
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
起重机企业微信
立即扫码添加我吧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
sitemap、网站地图